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piaopiaoxs.com

第115节(1 / 2)

三言两语,就把困扰他们多日的麻烦给解决了!

以后的安纪村,肯定能挣更多银钱的!

大家一起赚过更好的日子!

“走,回村里,跟大家伙说这个好消息!”安村长道。

搞定了官府的事,并不意味这件事就成了。

想要带着村里人一起做青储料,事情反而更多。

如何细化规则也是问题。

谁家参与,怎么参与,要是因为青储料的事,耽误了耕种,同样是麻烦。

若舍本求末,他们安纪村的买卖做不了太久。

安村长又把目光看向纪元,纪元则在思考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

当然,也要有所改动,必须因地制宜。

生搬硬套,更会坏事。

以前书本上的东西,如今拿到现实里来用,差别肯定很大。

之前就听说基层工作难做,看来确实如此。

大家看着纪元思考,都没打扰他。

等到村里,纪元才道:“暂时先不要招人,要是人一窝蜂的过来,良莠不齐,到时候也不好管。”

“安叔公,张兽医,要不然先把各家想定的数量统计出来,先要知道,今年大概要做多少斤青储料才是。”

知道了生产的数量,才能制定生产计划。

更能合理分配如何生产。

安村长虽然是村长,但以前也没干这种事,现在肯定信赖纪元。

从回去之后,张兽医跟安叔公就在收集青储料的订单。

按照纪元说的,他们自然不是白白做事,还能拿到一定的提成,按照现代的话来说,等于是他们的销售业绩。

安叔公不提,张兽医听到这句话,立刻上心起来。

他本来还在想,自己要怎么分利润,现在不用想了,他认识那么多养殖户,随随便便都能从他们手里拿来“订单”啊。

安叔公则跟堡李村李家有关,李家的订单自然都是他的。

到了县城牛家,按理说该是纪元的,但纪元却把这放到安大海的头上:“咱们两个私下里平分。”

他是县学的学生,大量参与这样的事情不好。

而大海又是值得信赖的,私下的口头约定即可。

于是,安纪村里,就看到安叔公他们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忙什么。

放假第三四天里,纪元都在赵夫子家中。

赵夫子感叹纪元如今的学问,自己都快教不成了,心里也莫大安慰。

有生之年,能有这样的学生,也算幸运。

青储料的事,纪元也没多说,现在数量还没统计出来,不好放出风声。

安纪村这边稳得住,反而衙门县丞偶然提起:“纪元他们还没来吗。”

下面小吏答:“还未回来。”

虽然官府已经答应,但安纪村要把这件事形成文书,放到衙门备案。

只有等官府确认无误,此事才算成。

看他们办事那么利落,怎么两三天了,还不回来?

县丞看着手头的事,还是继续忙碌。

县令听闻,看到县丞时也问了问。

“青储料是好事,还没有什么消息吗?”

县丞连忙道:“大人,算起来也就四五天的时间,估计要等等。”

说起来,青储料的事刚递到县令手边,县令便默默点头。

他从化远二十九年初,因建孟府官员惊天贪污案之事,临时调拨到建孟府正荣县。

从那时开始,想要振兴当地农业,就从鼓励农户饲养耕牛,到鼓励百姓开荒。

因为接触过农司的人,自然了解养耕牛所需的青储料。

但天齐国会做青储料的人并不多,他也没能找过来。

化远三十年算是他正式调任的第一个任期。

到如今的化远三十三年,已经的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

从临时调拨到现在,已经快五年时间。

正荣县的百户耕牛数量,终于增长到他来时的三倍。

可这样的扶持还是太过脆弱。

前年的病牛让县令很是忧心,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培养兽医,这才稳住局面。

现在听说青储料的出现,更是对养殖耕牛有好处。

这样看来,他的这几年做的事没有白费。

今年年底,就会有人过来接任,在下一任来之前,这些事肯定要处理好。

所以县令才会有此一问。

县丞是县令的属官,是县令带来的“班底”,自然明白县令大人在担心什么。

“大人,咱们都在加紧处理公务了,一定会之前做完的事给完成了。”

“青储料那事,有纪元在办,多半不会出什么差错。”

所以衙门上下都很忙。

之前留下尾巴的事,彻底做好才是,否则后来要是理念不合,很多东西就要半途而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