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piaopiaoxs.com

第10节(3 / 4)

笑道:“比起我这种老朽来,心气还是高多了!”说到这里,刘仁愿走到窗旁,猛地推开,夹杂着雪花的寒风灌了进来,自透骨髓,王文佐顿时打了个哆嗦。

“好大的一场大雪呀!”刘仁愿转过身来,背对着呼啸的窗外:“这百济果然是苦寒之地,现在才不过十月,已经是漫天飞雪了,若是在长安,还真是秋高气爽,五陵少年登高游乐之时呀!”

“将军说的是,正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百济这苦寒之地怎么能和锦绣长安比!”

“好一个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刘仁愿眼睛一亮,拊掌赞道:“想不到三郎还能着诗,果然是世家子,好,好!”

王文佐方才顺口接上,这才想起来自己这首诗的作者恐怕还没出世,赶忙谦谢了几句,问道:“将军,这下雪难道对我们不是好事吗?可为何方才您好像有些忧虑?”

“呵呵!”刘仁愿笑了两声,重新将窗户关上,回到几案旁:“我们是守城的,有城郭可以依仗,下雪对我们自然是好事。但别忘了高句丽可是在百济的北边,我们这些都下大雪了,北边只会更冷,看来我大唐的征伐高句丽会更加艰难呀!”

“无功而返?”王文佐反问道:“将军您得到消息了?”

刘仁愿摇了摇头:“此番我军渡海灭百济,其实不过是我大唐攻伐高句丽的一次前哨战罢了。在出兵征讨百济之前,天子就以苏定方、契苾何力、刘伯英、程名振四人为各道行军总管,并下诏当年的河北(唐代的河北指的是华北地区,包括今天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的一部分,是当时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江淮租税无需运往关中,直接运往幽州调配军前,可见此番大唐是势在必得!”

刘仁愿提到的苏定方、契苾何力、刘伯英、程名振四人,除了左骁卫将军刘伯英声名稍逊,其余三人都是当时名震天下的宿将,尤其是契苾何力,此人本为契苾部可汗,归唐后先后攻略高昌、吐谷浑、龟兹、西突厥、铁勒、高句丽,灭国无数,即便是刚刚立下灭国之功的苏定方,与其相比都略有不如。王文佐在军中这些时日,也有所耳闻,不由得问道:“我大唐军威如此之盛,难道是一场大雪就能抵挡的吗?”

回忆

刘仁愿唇边露出一丝苦笑:“三郎,你知道我的第一次出征是什么时候?”

“属下不知!”

“那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的事情了!”刘仁愿走到窗户旁,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陷入了回忆之中:“家父官至右骁卫大将军,凭借门荫我一出仕便得以在先帝身旁捧刀侍卫。我们听说先帝要亲领大军,征讨高句丽,为中国子弟报父兄之怨,都雀跃不已,纷纷收拾甲兵弓马,打算立下大功,留名青史。次年二月我们来到辽泽前,才发现眼前是一片白茫茫没有边际的沼泽湖泊,先帝下令各军留下辎重,挖土伐木造土梁,我记得在辽泽一共走了七天,沿途骨骸相望,遍于原野。先帝下令将尸骸收容,运回中国掩埋……”说到这里,刘仁愿低下头去,厚实的手掌捂住双眼,双肩微微抽动。

听到这里,王文佐也明白过来。刘仁愿口中的“先帝”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而辽泽中的那些骨骸便是数十年前隋炀帝征讨高丽时葬身于辽泽的中国子弟,当时全中国也不过五六千万人口,而隋炀帝累次所动员的兵力便有百万,其中多半都葬身于辽东,由于隋军和唐军的核心力量都是关中子弟,可以说当时随太宗皇帝东征的唐军士兵几乎个个都有父兄死于征辽之役,回想当时看到亲人白骨露于荒野数十年却无人安葬,饶是刘仁愿这等铁汉也不禁掩面落泪。

“先帝心地仁厚,果然是菩萨天子!”

“是呀!”刘仁愿擦去眼角的泪珠:“对了,我刚才讲到哪里了?”

“您方才说到渡辽泽时看到许多骨骸,先帝下令将其运回国中掩埋!”

“哦哦!渡过辽泽之后,先帝下令毁去河梁,以坚将士之心。先破辽东城、杀高句丽贼万人,后破势如破竹,连破十余城,兵锋直抵安市城。高句丽贼以倾国之师来援,先帝设伏出奇兵,大破援兵,斩俘数万,余贼依山固守,先帝令断其归路河梁,四面合围,贼人援兵无奈只得请降。只可惜安市城坚兵精,屡攻不下,迁延时日,待到天气日寒,军中粮尽,先帝不得不撤兵。撤兵渡辽时,正好辽水上涨,原有的土梁被冲坏,我们不得不重新整修,为了争取时间,先帝甚至将自己的坐骑也拿出来驮运柴捆。在渡过辽泽时,天降大雪,许多袍泽衣衫尽湿,泽中无法烤火取暖,多有被冻死的,陛下还特地下诏书让州县在辽泽入口点起篝火让士兵烘烤取暖,这才保全了大多数人的性命,但战马却冻死了许多,十万马出征,回来的不过八千。”

说到这里,刘仁愿撩起左袖:“你看,这两根手指便是回程渡过辽泽时受了冻疮,不得已截去的!”

王文佐定睛一看,果然刘仁愿的左手的无名指与小指的最后一节指头都不见了。方才刘仁愿那番话虽然不过寥寥数语,但渡过辽泽时为父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